2025年11月7-9日,由湖南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暨湖南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25年学术会议在湖南湘潭成功举办。大会以主题为“人工智能+业务过程管理”为核心主题,旨在以业务过程管理为纽带,将前沿的AI技术和坚实的算力底座,深度融入到教学、科研、行政等高等教育业务场景的各个环节,助力打造全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湖南标杆”。

▲ 大会开幕式合影
会议设置了特邀报告、圆桌论坛、小组讨论等环节,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业务过程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业务过程管理领域权威专家、学者,教育和计算机科研网湖南地区会员单位成员,CCF长沙分会会员及凡得科技、博阳精讯、赛尔网络、华为、新开普、迪塔维等优秀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共襄这场学术盛典 。开幕式由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指导委员会的张亮教授主持。

▲ 刘建勋致辞
大会伊始,主办方代表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建勋教授发表欢迎致辞。刘建勋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相关情况及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与湖南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25年学术会议联合办会,是两大领域深度融合与学科交叉的一次战略尝试 ,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起“方法论”与“技术实施”之间的桥梁,为高等教育场景下业务过程管理领域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全面快速发展带来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并促进湖南科技大学与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教育和计算机科研网会员单位的合作与交流。

▲ 闻立杰致辞
随后,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指导委员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闻立杰教授,以及CERNET主干网长沙核心节点主任、中南大学奎晓燕教授分别作了致辞。闻立杰总结了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指导委员会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希望广大科研人员聚焦前沿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深化专业问题理论研究,不断推出创新成果 。奎晓燕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CERNET的战略地位及建设成就,并强调在AI时代,工作重点将从“网络连通”转向“应用融合”,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升级,更要在管理理念上实现飞跃,有效推动高等教育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 奎晓燕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教授以《人工智能是数据驱动的智能的自动化》为题发表了精彩报告 ,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即为数据智能,人工智能是颠覆式技术,而数字化转型是自我革命。

▲ 周傲英作特邀报告
大湾区大学诸葛海教授带来了《存在的深度表示与学习》的报告,提出了“资源空间之网”(Web of Resource Spaces)作为未来互联环境,以实现资源的全球共享和个性化终身学习。

▲ 诸葛海作特邀报告
复旦大学肖仰华教授聚焦《大模型驱动的企业智能》,深入分析了大模型如何通过知识注入、思维提升与执行强化,构建“数据—知识—决策—执行”的智能闭环。大模型从“能言善答”走向“能思善行”,以更强的规划、执行与反思能力支撑复杂业务场景的智能化落地,成为产业智能化跃迁的核心动力。

▲ 肖仰华作特邀报告

▲ 袁崇义作特邀报告
中国业务过程管理大会指导委员会资深顾问委员北京大学袁崇义教授围绕程序的正确性分析理论,展开了对数学变量、程序变量和程序语义的介绍,并呼吁大家关注业务过程管理中的正确性验证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曹健教授在报告中分享了《智能时代的业务过程管理》,从智能过程服务的视角介绍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业务过程管理,并展望了大模型在业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前景。报告指出AI的迅速发展为业务过程管理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智能过程服务模式的形成。

▲ 曹健作特邀报告
国防科技大学任开军院长带来报告《大气海洋数值预报复杂业务系统流程中的数据和计算问题》。他介绍了数值预报这一集成资料同化、预报模式和并行计算三大核心技术的复杂业务系统,重点剖析了其中面临的数据与计算问题,并对AI技术如何赋能大气海洋预报保障提出了前瞻性展望。

▲ 任开军作特邀报告
巴黎高等商学院李喜彤教授带来了《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AI-Empowered Applications: A Research Perspective》的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针对心理健康与数字营销领域所研发的创新多智能体AI系统,揭示了下一代AI应用的发展方向。

▲ 李喜彤作特邀报告
北京凡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海广跃带来了《流程挖掘与AI的双剑合璧》的技术报告,他介绍了在创立凡得科技时所提出的“PI+”战略中,深度融合“AI Agent+编排”与“BOAT”架构,集成了人工智能、业务智能、协作智能、数据智能与边缘智能,构建起一个无缝对接CRM、ERP及数据中台的全方位智能体系。

▲ 海广跃作技术报告
博阳精讯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席总裁张炬带来了《AI时代的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的技术报告,报告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将AI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于流程模型的设计、运行、治理与持续优化全周期,已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效能、驱动转型升级不可回避的核心议题和关键路径。

▲ 张炬作技术报告
11月8号下午,湖南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25学术会议专项研讨会“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业务过程管理”如期举行。会议由湖南科技大学信息化办主任阳锋主持。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业务过程管理”专项研讨会现场
在主办方致辞环节,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刘建勋教授首先欢迎省内各高校信息中心的主任和技术骨干们的到来,他提到当前教育信息化“十五五”规划正如火如荼进行中,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业务过程管理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沿命题,各位与会者均是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直接执行者和实践者,相信这场学术交流能为大家带来思想的碰撞。

▲ 主办方刘建勋副校长致辞
在特邀报告中,首先是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管理处薛静处长分享了《传承总师育人文化,保障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发展》。薛处长从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建设、网络和业务承载能力、支撑的信息化应用、数字化平台建设、网络安全建设、保密管理和运维能力等六方面规划了西工大“十五五”信息化规划,为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宝贵参考 。

▲ 薛静作特邀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吴驰主任带来了《AI赋能“学在华科大”》的主题报告,提出构建以“十个一”工程为基础的“厚基座”,通过“三融、四化”,实现“双减/简”驱动的数字化服务“新变革”,这是AI技术赋能高校场景的前沿探索,极具借鉴意义。

▲ 吴驰作特邀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徐海坤分享了《AI赋能高性能计算运维》的实战经验,介绍了中南大学在算力平台、智能运维和典型AI应用方面的建设思路与实践成果。

▲ 徐海坤作特邀报告
此外,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为公司代表也分别分享了ICT赋能智慧校园和共筑AI新生态的企业实践,促进了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研讨会尾声,全体参会人员聚焦“高校教育信息化‘十五五’畅想”环节。各高校信息化领导就未来五年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中既有对技术趋势的判断,也有对实际需求的反馈,大家一致认同,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既要聚焦“技术落地”,更要坚守“教育本质”,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纽带,推动高校人才高质量培养,这些宝贵观点将为后续高校教育信息化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会场对面,CCF长沙分部“AI赋能教育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也同步进行。专家学者及与会会员50余人围绕流程智能化、可信AI与治理、教育算力与AIOps、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文俊教授、CCF教育专委副主委,CCF长沙分部主席,国防科大毛新军教授、安徽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学俊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南京迪塔维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就可信AI*数据的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实践探索进行专题分享。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业务过程管理”专项研讨会现场
专家学者及与会会员50余人围绕流程智能化、可信AI与治理、教育算力与AIOps、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等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 吴文峻 ▲ 毛新军
除常规学术报告外,本次大会还组织了工业论坛和BPM圆桌会议,参加产业论坛的企业包括北京凡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阳精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会人员就多个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进行了高效率、深层次的探讨和交流。
在11月8号下午的工业论坛中,南京大学窦万春教授聚焦《智能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及行业应用案例》。他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系统汇报了智能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 窦万春作工业论坛报告
安徽大学李学军教授以《边缘工作流系统——EdgeWorkflow》为题带来精彩报告,介绍了边缘工作流系统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实践。

▲ 李学俊作工业论坛报告
山东大学徐衍钰教授带来报告《工业互联网大小模型协同关键技术》,介绍了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大小模型协同关键技术体系通过混合专家框架实现协同推理与任务分解,构建自适应融合机制提升效率,并设计云边端部署与“库-链-网”可信空间,以平衡工业场景中模型精度与计算效率。

▲ 徐衍钰作工业论坛报告
本次大会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人员踊跃投稿,共收到稿件83篇,录用论文32篇,充分展现了我国业务过程管理领域的最新创新性学术成果。通过本次大会,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我国未来BPM领域的发展碰撞出了更多思想火花,进一步开拓了业务过程管理技术研究的新理念,为推动BPM技术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做出了贡献。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更为湖南地区高校在“AI+智算”时代背景下深化教育业务过程管理、迈向更高水平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明确了方向。